山西青年报 | 29名学霸写出300万字实践报告-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媒体报道


山西青年报 | 29名学霸写出300万字实践报告

2021-05-11

  

f409e0dea908489ea181d1c9d15d27e8.png

2019年3月18日,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第一次就一门课程专门召开的全国座谈会,把办好思政课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战略层面。

山西大学团委第一时间学习座谈会精神,积极探索团员青年思政育人新模式,围绕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第二课堂为阵地,结合时代要求和青年特点,将思政课转化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成果。同年6月,校团委面向全校各级学生组织中的2018级学生骨干,选拔组建了青年理论写作人才培训班,由校团委副书记郭佩祥带队。7月,29名青年学子组成了第一批红色精神寻访实践队。

两年多来,实践队员的脚步已遍及全国90多个县,300余人次入户深度访谈,书写村史、家史、校史。截至目前,初步形成写作成果300万字。

把课堂搬到田野

29名学霸,160余人次的入户深度访谈,151万字的实践成果,荣获了教育部全国百佳优秀范例、团中央全国优秀社会实践团队……这是山西大学红色精神寻访实践队第一年的初步战绩,这个依托学校青年理论写作人才培训班,跨院系组建的校级重点实践团队一出场便一鸣惊人。队员平均学习成绩名列班级前15%,有9人名列班级第一。

队员从课堂到田间地头,在20天社会实践中,重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吕梁市兴县蔡家崖村,以及“晋察冀小延安”、老电影《地道战》主要取景地——阳泉市平定县南庄村,通过 “理论学习 写作训练 实践锻炼”的方式,访“五老”、写历史、进农家,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示了党依靠人民创造出的历史伟业。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开展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我们要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青年成长成才实际需求,围绕学校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较高理论水平、扎实写作基础和突出工作能力的青年政治骨干和后备干部队伍。”校团委书记张树峰说。

山西大学红色精神寻访实践队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百佳范例,荣获共青团中央2019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优秀社会实践团队。

访家乡发展成就

“真实而鲜活的中国故事就在基层,只有大胆走向基层,才能在实践中解决成长烦恼,讲好中国故事,担起青春使命。”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本科生施徐洋在2020年山西大学家乡发展成就采写实践团的出征仪式上说。继2019年成功开启 “红色精神寻访实践队”思政育人模式之后,这是山西大学又一次的实践寻访活动。

此次的实践团与之前相比,注重前期集训,还特邀全国人大代表、地方党政干部、社区(村)干部宣讲党的政策,为队员开展采写实践活动普及政策理论知识。同时,以“微讲堂”的形式,通过总团集中宣讲和分团互动式宣讲相结合,聚焦各阶段实践任务,采访写作需要什么就讲什么。

活动中,还开展了主题团日、集体学习、党史国史知识竞赛等活动,从而提高队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实践采访中,他们以讲好大事喜事,聚焦脱贫攻坚、高质量转型发展、环境保护和乡风民俗,深描家乡发展历史成就和时代风貌;以讲好真人真事,采访党员、干部、劳模、最美人物、扶贫工作队员等各行业典型,探寻家乡群众履职敬业、奋斗圆梦的精神力量;以讲好学术故事,突出专业特色和差异化视角,写出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研究性作品,理解发展成就的制度优越性和历史必然性。

除了采访红色故事,学校还要求队员注重资料抢救,协助长辈系统搜集反映家庭变迁的家谱、地契、老照片、各类票证、实物器件和纸质资料等,留住岁月,留住文化。同时,规范建档立卷,接受公共史学简要培训,分类归档,造册登记,避免遗失,方便取用,服务家庭生活实际需要。

寻访实践常态化

从一年一届的实践寻访,到每周一次的信仰凝聚,山西大学将红色精神寻访实践活动逐渐走向常态化。

为了更好地深入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今年校团委将每个周末定为红色寻访日。

打快板、说相声、唱京剧,一些新颖的学习形式,成为实践活动中的热词。大家走上讲台,开展党史知识微宣讲和实践感悟微分享。队员化身“文艺轻骑兵”,结合参观学习收获和党史知识自编自演,使得党史学习生动有趣。

“今年的寻访,我们从普通的参观、讲座等模式中走出来。从形式上突破,借用文艺宣传方式,通过轻松欢快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们在学党史、讲党史中,传承红色精神。”郭佩祥说。

在前两届的基础上,今年通过校院两级重点组队,选派精干力量前往省内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重点开展打卡“红色地标”、寻访“红色事迹”、探寻“红色遗迹”、搜寻“红色文物”、搭建“红色课堂”等活动,努力形成一批以照片、微视频、红色故事、调研报告等为代表的寻访成果。

今年首站的高君宇故居实践活动,就有6名学生成为“微宣讲员”,以打快板的形式,宣传党史知识。

他们还将青年文艺大篷车开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阳泉市小河村,寻访民国四大才女石评梅的革命事迹。在参观石评梅祖居、故居和纪念馆时,“文艺尖兵”刘宇杰、王靖堯、张秉新等学生登台亮相,表演了相声、京剧、快板等节目,将党史故事进行浓缩、改编、创作,然后以快板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演绎给师生。

实践队还推出实践故事 “漂流瓶”,围绕所获所得,写作实践日记和心得体会,开展微分享交流。打造红色故事“大篷车”,遴选主题鲜明、内容精彩、情节生动的鲜活故事,组建轻骑兵、微网红、微宣讲员队伍,返校后借助班会、主题团日、青媒座谈会、宿舍“卧谈会”和网络阵地巡回分享,用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山大学子要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让红色精神永放光芒;要做励志笃行的奋进者,在实践淬炼中增长才干;要做勇于挑战的攀登者,在创新突破中彰显价值。”校党委副书记张天才寄语广大团员青年。

山西青年报2021年05月11日06版:

http://www.sxqnb.com.cn/shtml/sxqnb/20210511/458279.shtml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