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编者按
以奋斗报国,方不负韶华!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青年之于祖国的担当亘古不变。未来5年、未来15年,恰是青年一代青春最美好的时光,是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他们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乘风破浪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宏阔壮美的蓝图,照见未来的中国,也照见未来青年。朝气勃发的事业,让青春的你与青春的国,相遇在最美的年华、最好的时代。本报特别邀请社会各界青年才俊,聚焦“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讲述他们故事、抒发他们心声、畅想他们未来,倾听青年与国家共同进步的足音。
省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履世——
晋医晋药助力健康中国
省政协委员、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颐圣堂第十一代传人杨履世秉持中医人的初心,为弘扬中医药文化鼓与呼:“最大心愿是,希望晋医晋药走出去,造福人类,济世救民。”
颐圣堂中医馆是我省四大中医药老字号之一。杨履世和爷爷杨巨奎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龟龄集制作技艺传承人,他说,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博大智慧。在这次战“疫”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他带领企业紧急筹备150万元中成药驰援抗疫一线。发动内部力量,想办法协调各方资源采购数万个医用口罩免费发放到市民手中。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中医药成为促进群众健康的力量。”杨履世说。事实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我省中西医结合治疗成效明显,为全国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贡献了“山西经验”。经过疫情大考,对于行将到来的“十四五”发展前景,杨履世认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将不仅落在纸面,随着中央、地方相继定调并出台相关政策,中医药发展必将进入快车道。他表示,要把中医药真正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本报记者杨文俊
省青联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委郭凯——
黄河长城太行好风光走向世界
山西文旅山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凯,是省青联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委,多年从事文旅工作,他对山西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感情。畅想“十四五”,他说,一定要好好依托山西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让“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品牌走向世界。
郭凯说,“十四五”时期,是山西转型出雏型,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关键时期。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山西文旅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使命。结合省委的战略部署,围绕文旅集团的工作任务,他简要介绍了未来山西文旅事业的发展:
深挖文化内涵,塑造品牌形象。讲好山西故事,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文旅品牌体系,让“游山西、读历史”深入人心。
强化项目带动,提升产业水平。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进文旅产业的融合、升级和发展。
丰富旅游业态,产品创新升级。围绕“旅游 ”,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汇才聚智赋能,打造产业基地。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培养专业人才,尽快形成人才输出、技术输出运作模式。
本报记者杨文
太原鸿新农产品公司董事长杨雪岭——
建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亏得政策来得及时,公司断货断供的难题迎刃而解。”谈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的困难,太原鸿新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雪岭感慨地说,如今办事效率越来越高,“希望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杨雪岭的企业主要经营蔬菜、水果的批发配送。疫情暴发后,全国各地都在封村、封路,基地的菜果无法装车、上路,社区和超市的供应难以保障。得知企业困难后,小店区政府第一时间为企业的直通车办理了通行证,还帮忙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及时获得了信贷支持。“政府真的在为民营企业着想。”有了资金支持,杨雪岭和全体员工加大马力,在最短时间内将足量的蔬果储备到位,保障了市民的蔬果供应。
杨雪岭16岁来到太原,白手起家,对于山西营商环境的改善,他有着切身的体会。“以前做买卖办手续,得拿着一箩筐材料一家家烧香拜佛,现在营商环境好了,政府全方位、零距离、不设障、快节奏的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的服务支持,让我们能够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营商环境真的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杨雪岭说,他相信,在“十四五”时期,山西的营商环境会更加完善,民营企业家会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脚踏实地办好企业,作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力军。
本报记者杨文俊
太钢“手撕钢”技术负责人廖席——
持续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作为一名钢铁材料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是需要不断突破自我。”太钢“手撕钢”技术负责人廖席说。
立足岗位,展望“十四五”,廖席进行了深入思考。“在产品技术方面,我们将高度关注5g等通信领域的发展要求,持续攻关关键技术。立足行业要求,破冰工艺难题,加快相关基材国产化进程,重点攻关更薄精密带钢的工艺技术,力争实现更快更大突破。”
创新为上,廖席和团队正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在协同创新上,围绕特殊品种研发生产全过程,他们大力推进联合创新、开放创新,与知名企业创新研发平台紧密协作,为产品研发创新及应用提供方向,搭建平台;同时,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组建了山西省精密带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起了高效的科技创新机制和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努力把太钢精带公司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精密带钢生产基地,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力量。”廖席表示。
本报记者高建华
山西大学学生钟泱——
“双一流”大学创建步伐迈得更快
“加快‘双一流’大学创建步伐,让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报效祖国。”作为一名外省学生,钟泱来到山西求学,见证了山西高等教育的发展变迁,也热烈期待着“十四五”的美好愿景。
近年来,省委高度重视“双一流”大学建设,支持山西大学等大学率先发展。钟泱介绍,学校从2019级开始,大力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倡导教授走上讲台给本科生讲课。同时,学校支持大学生走出校园,“去年暑假,我们还前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兴县蔡家崖村开展活动”。
山西大学在思政育人方面不断创新举措,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以“理论学习 实践锻炼 写作训练”为鲜明特色的青年理论写作人才培训班。参加了学习培训后,钟泱说,从细微处看到了山西高等教育的希望,更加坚定了投身山大决胜“双一流”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钟泱激情表示:“‘十四五’规划《建议》吹响了建成教育强国的号角,作为大学生,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登台唱戏的主角,要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早日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报记者陈俊琦
“三晋工匠”年度人物张勇勇——
把“山西三宝”推向国际
“我们将围绕‘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弘扬传承传统文化,把‘山西三宝’推向国际。”2019“三晋工匠”年度人物张勇勇说。
2008年底,张勇勇回到家乡高平潜心研究珐华复烧工艺。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将灵魂融入泥土,将激情注入窑炉,力求使这项失传300多年的璀璨艺术重获新生。通过数以万计的窑炉试验,最终在2017年调配出了珐华釉色。由于烧制工艺的繁复与特殊,研究与创作团队几经寒暑、研习实践,终使珐华釉耀世重光。
近几年,张勇勇带着复烧的珐华作品参加了全国各省区市举办的展览,受到了各地的广泛好评。2017年8月,在第三届山西文博会上,一尊文殊菩萨乘青狮珐华像,高大威武,五彩斑斓,独具神韵,外表六七种彩釉散发出宝石般的光泽,观众好评如潮,张勇勇也获得神工杯银奖。在第四届山西文博会上,他获得金奖。“珐华器、推光漆、澄泥砚被誉为‘山西三宝’,我们备受鼓舞,倍增信心,我们要在工艺传承创新、制作时代精品上下功夫,为促进山西文化产业、文旅产业壮大做贡献。”张勇勇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邓伟强
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孟琛——
过上幸福高品质生活
“既要‘增进人民福祉’,还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能过上富裕幸福、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高品质生活。”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办公室主任孟琛谈到“十四五”目标时,目光炯炯、语气坚定。
已到而立之年的孟琛,有着比同龄人更丰富的经历,做过大学生村官,当过小学老师,疫情期间主动加入突击队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翻开“十四五”规划《建议》,孟琛一字一句读着相关内容:“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孟琛说:“作为服务‘一老一小’的民政人,深感肩上承担着更多责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更有一代人的梦想。孟琛说:“如今新时代奋斗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青年一代的手中,眺望未来,唯有脚踏实地,才能奔跑在前方;唯有兢兢业业,才能如期实现目标。我一定要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全面提升能力,为山西转型综改贡献青春的力量;同时作为我们福利机构,更要不断提升全院老人和孩子的生活品质,沿着‘十四五’规划《建议》擘画的宏伟蓝图,把握机遇,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民政力量。”
本报记者杨文
驻村帮扶干部王鹏——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奔跑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帮扶干部指明了方向。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这样的决策部署更显‘中国力量’。”11月17日,静乐县驻村帮扶干部王鹏深有感触地说。
2018年4月,王鹏被选派到静乐县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在村里,他沉下心来想办法、理思路,针对全村贫困现状,对症下药,精准落实各项脱贫举措。2020年,村人均收入达到9600元,村民稳步迈入致富奔小康的行列。
王鹏表示,“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提出,让自己更加坚定地认识到,与老百姓在一起摸爬滚打的日子,不仅为自己的人生历练增添了厚重的力量,同时也为自己的前行指明了方向。站在全新的起点,以党建为抓手,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因地制宜继续发展乡村产业,狠抓产业带动,提高经营水平,在种植合作社、养殖合作社的带动下,不断做好合作社的提档升级,鼓励老百姓继续做好牛羊养殖产业这篇“大文章”,持续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同时充分发挥全体村民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依托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在小杂粮加工厂这块新阵地用好“巧劲”、下足“巧功”,让百姓的笑脸洋溢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本报记者邓伟强
第七届“创青春”获奖青年万雨萌——
青春在创业中焕发绚丽光彩
日前,在第七届“创青春”山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c8货滴——智能绿色城配服务运营商项目联合创始人万雨萌为大家讲述了零售模式更替下物流模式的变革,这个项目作为专业的第三方精细化配送服务商,以更高效、低廉的商业基础物流设施来支持经销商的轻资产物流运营,该项目获得了大赛初创组一等奖的优秀成绩。
万雨萌介绍,她参与创立的c8货滴自运营以来已服务300多家企业群体,已帮助50多家中型企业实现了轻资产物流运营,成为他们最坚实的配送端力量。c8货滴致力搭建“更多的配送区域、更快的配送效率、更好的配送体验、更节省企业成本”的城市货运服务体系,通过提供各个行业的针对性装卸解决工具、配送方案以及司机的标准化操作培训体系,来更好地实现城市b端群体不同消费场景的货运需求。
“‘十四五’规划《建议》一系列的决策部署,为我们搭建起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提供了更多展示青春魅力的机会。”万雨萌说,当代青年要敢于做先锋,积极拥抱新时代,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本报记者李炼
青年创业者樊江——
“山西药茶”成为中国第七大茶系
山西药茶发布会以来,山西药茶成为了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樊江也找到了他的创业之路。看到“十四五”规划《建议》让他更加坚定,“山西药茶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优势、显著的功效定会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要为‘山西药茶’成为中国第七大茶系贡献力量。”
樊江是青年创业者,是神农茶产学研一体化项目负责人。他表示,发展山西药茶产业是推动全省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有力举措,是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的重中之重。
在成功组建由10余位国内外专家组成的核心科研团队后,樊江开始尝试针对特定人群,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产品的创新。他希望有更多的探索和尝试,在实践中形成既能够适应现代人群功效需求也具备良好口感的产品。
“翻开‘十四五’规划《建议》,一条条实实在在的‘福利’令人振奋,激励广大青年以更加积极自信的状态创新创造,建功立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有信心,也有决心,为将山西药茶打造成为中国第七大茶系尽一分力。”樊江坚定地说。
本报记者李炼
相关链接:《山西日报》2020年11月19日 第9版
http://epaper.sxrb.com/shtml/sxrb/20201119/561712.shtml
团委微信公众号
团委微博